每天清晨,伴着悦耳的音乐,保安爷爷打开园门,孩子们就蹦蹦达达的背起小书包上学了,透过冬日里温暖的阳光,孩子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好看。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。
每个早晨也是我们老师最忙碌的时候,因为我们要忙着准备孩子们晨练的器材。说到晨间锻炼,我们每周都有进行一周计划的排表,当然,每天晨练的安排也包含在其中。我是这样安排的,每周一到周三是我们班的多元化游戏活动,每周四是快乐篮球,每周五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滑滑梯。

所以,每天观察孩子们的表情也成了一件趣事儿。周一到周三还好,每到周四,孩子们就皱着眉头,嘟着嘴巴问我:“老师,为什么又是拍篮球啊,我不想拍球。”也有孩子闷不做声,可是抱着篮球,就傻傻的站在那,一动不动。而到了周五,孩子们总是最开心的,因为有他们最爱的滑滑梯等着他们,每个人来的时候都恨不得一步作十步,赶紧跑去玩,一秒都耽误不得。
每周四的“怨声载道”让我不得不“引起重视”,可不能让孩子们再这样讨厌篮球了,我决定要改变这一现状,让孩子们喜爱篮球能跟喜爱滑滑梯一样。
可是,这又谈何容易啊,说实在的,我也不喜欢黑色星期四,为什么呢?因为,每个星期四的早晨,我都得放大我的音量和广播里的“入园歌”比高低,仿佛再好听的歌也不再悦耳了。而我的职业病“哑嗓子”就在黑色星期四的早晨开始了。可每学期的体侧要达标,孩子们的篮球操得加劲儿,平行班级的暗自比拼,这可由不得我放轻松。

于是,我开始从问题根源想办法,我得找找孩子们不喜欢拍球的原因呀,于是我找来班上不喜欢拍球的孩子们问了问原因,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原因:1、拍球不好玩。2、拍球不好玩。3、还是拍球不好玩。原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“不好玩儿”。
我开始反思我们的日常是怎样进行篮球训练的,因为孩子们来的时间不固定,有的来的早一点,有的来的晚一点,所以,我们就让孩子们先去去拿自己的球,自由练习,等到差不多来了一半小朋友,就开始集中练习,集中练习也是老师扯着嗓子喊,孩子们在下面无动于衷。连我自己都觉得枯燥乏味,孩子们又怎么会喜欢呢?
那么怎样才能让拍球变得好玩儿呢?我开始从这一方面着手。开始改变一成不变的拍球模式,还给拍球进行游戏上的创编。
第一种游戏叫做:看谁反应快,主要练习双手拍球。游戏规则是这样的:老师吹口哨,孩子们认真听,听完后根据老师的口哨声次数拍球。老师吹一声口哨,孩子们就拍一下球,老师吹两声口哨孩子们就拍两下球。另外就是老师口哨吹的快,幼儿拍球就拍的快,老师吹的慢,幼儿就拍的慢。这样,既锻炼了幼儿的专注力,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巩固了连续拍球的技能。
第二种游戏叫做:男生女生大pk,主要练习单手拍球。男生女生一对一,男生拍球对应女生给他数拍球个数,女生拍球对应的男生给她数拍球个数,计时一分钟。不过我也考虑到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大多数对于数数,也只是会1到20,最好的是1到50,很少有小朋友能对应着拍球的个数数清楚,所以会有一些难度,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,这个游戏正好锻炼了他们数数的能力,又训练他们单手拍球的技能,岂不是两全其美。
第三种游戏叫做:球球接力赛,主要锻炼换手拍球并能移动拍球,游戏规则是这样的,幼儿在开始之前,分为四队站好,每一队的第一位幼儿拿好球,游戏开始时,换手拍球并能移动拍球到指定位置并绕回来传给下一个小朋友,哪一队伍的幼儿最先传完哪一队就获胜。
第四种游戏叫做:球球放松操,主要让幼儿起到一个全身放松的作用,并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。我编排了一段放松操,对胳膊、腰、腿等身体各关节进行了拉伸,也起到了游戏结束后的一个放松活动。
另外,为了让幼儿能够更清楚的听清楚老师的指令,我对篮球训练的时间也进行了调整,更改为每周四的户外活动时间,把周四早上的晨间锻炼也变为多元化游戏活动。
经过了这样一番改动,每周四清晨,孩子们也是开开心心的了,“黑色星期四”不再是黑色了。而每个周四的上午户外活动时间,总能看到孩子们认真进行篮球训练的身影。

我设计的这几个小游戏,孩子们十分感兴趣,当然,也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,比如说,在在球球接力赛中,孩子们争先恐后,生怕自己的队伍落后,只是在这一过程中,孩子们的动作就没有那么的规范了,或许换手并移动拍球连起来对他们有一定的难度,所以,我及时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整,一是将第二个游戏男生女生大pk中的单手拍球换为换手拍球。着重对这一动作进行训练,二是将移动拍球的过程中,可以对部分幼儿降低难度,更改为移动单手拍球。
经过几次的游戏之后,我发现孩子们在拍球方面,尤其是在换手拍球的这一动作上,掌握的明显比之前好了,更重要的是,再也没有孩子向我抱怨:“拍球不好玩”了。当然,就跟游戏软件一样,不升级,不更新,怎么能继续吸引顾客呢?所以,等过一段时间,等孩子们将这几个动作掌握的比较好了,我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,再想出更多更有新意的拍球游戏,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爱上拍球,得到更大的提升。
经过这次的思考,我也感受到了“好玩儿”的重要性,只有游戏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玩儿的乐趣,不仅仅是户外活动,在生活当中,上课需要游戏、区域活动需要游戏、各个环节都需要游戏,只有老师们想尽办法创想出玩儿的方法,玩儿出新高度,孩子们才能真正做到学中玩,玩中学,才能更加快乐的接受到更多的知识与本领。